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小學二年級奧數題,以及小學一年級奧數題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小學二年級奧數題
- 2、小學二年級數列奧數題及答案解析
- 3、二年級奧數題及答案
- 4、二年級奧數題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1
上體育課時,同學們站好隊,1、2報數,然后讓報1的學生退出隊列;再1、2報數,讓報1的學生退出隊列;從第三次開始,每次報數后,一律讓報2的學生退出隊列,直到最后一個人為止,問最后剩下的一個人最初排在隊列的第幾位?
解答:我們根據隊列中最初的位置,按報數的順序依次給每個學生編上序號1、2、3……,再讓這列學生重復1、2報數。
①如果每次全隊報完數之后,都是報1的學生出列,則:
第一次留下的學生是:2、4、6……,都是2的倍數;
第二次留下的學生是:4、8、12……,都是4(22)的倍數;
第三次留下的學生是:8、16、24……,都是8(23)的倍數;
……
②如果每次全隊報完數之后,都是報2的學生出列,則:
第一次留下的學生是:1、3、5……,都等于2的倍數加1;
第二次留下的學生是:1、5、9……,都等于4(22)的'倍數加1;
第三次留下的學生是:1、9、17……,都等于8(23)的倍數加1;
……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在這個游戲中有兩條規律:一、按第①種規則游戲,n次后留下的學生中第一個的序號就是2n,最后留下的就是這列序號所含的2的最高次冪;二、按第②種規則游戲,則每次留下的學生中,第一個學生都是1號,直到最后留下的還是1號。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2
我們把按規律排列起來的一列數叫數列。學習數列關鍵就是通過分析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找出它們的規律,然后可以自己推導出其他的數。
如:常見的自然數列,奇數列,偶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自然數列的規律就是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一,自然增長。
奇數列的規律就是所有的數全部是奇數,而且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2。
等差數列就是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值是一個固定的數。
等比數列就是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商值是一個固定的數。
1.如5,10,15,20,,35,40,45
2.找規律:1,2,4,8,16,,128,256
3.找規律填空:1,2,4,7,11,,29,37
4,一輛公共汽車有78個座位,空車出發,第一站上1為乘客,第二站上2為乘客,第三站上3為,依次下去,多少站以后,車上坐滿乘客?(在坐滿以前沒有人下車)(數列求和?)
5.爸爸給小明100塊糖,又給他10個盒子,要求小明往第一個盒子里放2塊糖,第二個盒子里放4塊糖,第三個盒子里放8塊糖,第四個……….照這樣下去,要放滿這10個盒子,你說這100塊糖夠不夠?
6.有一本書共200頁,頁碼依次為1,2,3……199,200,問數字“1”在頁碼中共出現了多少次?(所有的情況都寫出來,例如,分類討論1在個位上的時候,1在十位上的時候,1在百位上的時候)
7.在1至100的奇數中,數字“3”出現了多少次?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3
100個和尚分100個饅頭,大和尚每人分3個饅頭,小和尚3人分1個饅頭,恰好分完.問大和尚、小和尚各多少人?
答案:這是一道古代的算題.
猜--若是大和尚33人,就要分3×33=99個饅頭,還剩100-99=1(個)饅頭,分給3個小和尚,這樣和尚總人數為33+3=36人,與已知有100個和尚不符,不對!大和尚的人數減少些.若是有30個大和尚,分3×30=90個饅頭,還剩10個饅頭,可以分給3×10=30個小和尚,這樣和尚總數是30+30=60人.還必須減少大和尚的人數.若是有25個大和尚,分3×25=75個饅頭,還剩100-75=25個饅頭,可以分給3×25=75個小和尚.這樣和尚總數是25+75=100人,對了.所以答案是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4
難度:
小學二年級奧數天天練:怎樣分組
(1)請將 8 至 15 的數目分為 4 組(每組兩個數),使每組數的和都等于 23。怎樣分法?
(2)請將 3、4、5??11 的數目分為 3 組(每組三個數),使每組數的 和都等于 21。怎樣分法?
難度:
小學二年級奧數天天練:誰的火車票
某賓館服務員為甲、乙、丙三位旅客購買了三張不同地點(北京、上海、 廣州)的火車票。當服務員把去北京的火車票給乙時,乙說:"我不去北京", 把去上海的票給丙時,丙說:"我不去上海",把去廣州的票給甲時,甲說:
"我和丙都不去廣州"。服務員愣住了。請你幫助他推理一下,他們三人各應給哪張火車票呢?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5
51、1米與1克相比( )
A 無法比較 B 1米大 C 1克大
52、積是16的的算式是( )
A 32÷2 B 4×4 C 8+8
53、下面的單位中,不是重量單位的是( )
A 元 B 千克 C 克
54、一個三位數。三個數字的和是26,這個數最大是( )
A 899 B 989 C 998
55、8070讀作( )
A 八千七十 B 八千七 C 八千零七十
56、口算
5×8 = 24÷6 =
57、1千克梨有8個,1千克蘋果比1千克梨的個數多1個,媽媽買了2千克梨和2千克蘋果,共有蘋果和梨( )個。
58、一只蝸牛向前爬25厘米,又朝后退15厘米,在朝前爬10厘米,結果前進了( )厘米。
59、小明第一天寫5個大字,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寫2個大字,6天后小明一共寫了( )個大字。
60、一輛公共汽車上有6個空座位。車開到團結站,沒有人下車,但上來了9人,空座位還有2個,上車的人中有( )人站著。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6
41、一只蘋果的重量等于一只桔子加上一只草莓的重量,而一只蘋果加上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9只草莓的重量,請問,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幾只草莓的重量。
42、有一個天平,九個砝碼,其中一個砝碼比另八個要輕一些,問至少要稱幾次才能將輕的那個找出來?
43、按規律填數:
(1)54321 43215 32154 ( ) 154321
(2) 1,2,3(7) 2,3,4(14) 3,4,5()
(3)1,4,7,10,( ),16,,( )
(4)1,2,3,7,11,16,( ),29
(5)2,5,4,5,6,5,( ),5
(6)7,8,10,13,17,( )28
44、10個一百是( ),10000里面有( )個一千。
45、3572最高位是( )位,讀作( ),九千零五十寫作( )。
46、一個2分幣大約重4( );小明今年7歲,他的體重約是28( )。
47、90里面有( )個十,290里面有( )個十。
48、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
49、49個蘋果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分( )個,還剩( )個。
50、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一個數除以4,所得的余數最大是3。 ( )
(2、48÷3×2 = 48÷6 ( )
(3、一個蘋果重120千克。 ( )
(4、千位右面一定是萬位。 ( )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7
1、哥哥給了弟弟2支鉛筆后還剩5支,這時兩人的銅筆一樣多,弟弟原來有鉛筆()支。
2、林林、紅紅、芳芳三個小朋友買糖吃。林林買了7粒,紅紅買了8粒,芳芳沒有買。三個小朋友要平分吃,芳芳一共付了1元錢,其中給林林()角,給紅紅()。
3、三個人吃3個饅頭,用3分鐘才吃完;照這樣計算,九個人吃9個饅,需要()分鐘才吃完?
4、環形跑道上正在進行長跑比賽。每位運動員前面有7個人在跑,每位運動員后面也有7個人在跑。跑道上一共有()個運動員?
5、把16只雞分別裝進5個籠子里,要使每個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應怎樣裝?請把每只籠子里的雞的只數分別填入下面五個方框中。
6、今天紅紅8歲,姐姐13歲,10年后,姐姐比紅紅大()歲。
7、汽車每隔15分鐘開出一班,哥哥想乘9時10分的一班車,但到站時,已是9時20分,那么他要等()分鐘才能乘上下一班車。
8、從底樓走到3樓,用了24秒;那么從1樓走到6樓,需要()秒。
9、二(1)班小朋友排成長方形隊伍參加體操表演。紅紅左看是第6名,右看是第2名,前看是第4名,后看是第3名。二(1)班共有()小朋友。
10、汽車場每天上午8時發車,每隔8分鐘發一輛。那么從8時到8時40分,共發了()輛車?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8
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女兒和一條狗外出旅行,途中要過一條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載50千克,而爸爸媽媽各重50千克,兒子和女兒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請問:他們怎樣才能全部渡過河去?
答案與解析:
船的載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媽媽只能單獨過河;兒子女兒可以同時過河;兒子(或女兒)可以帶著狗過河,此外還要考慮船一定要有人劃回來才行。
答:第一次:兒子和女兒過河,由兒子(或女兒)把船劃回來;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及答案渡河:第二次:爸爸(或媽媽)過河,由女兒(或兒子)把船劃回來;
第三次:兒子和女兒過河,由兒子(或女兒)把船劃回來;
第四次:媽媽(或爸爸)過河,由女兒(或兒子)把船劃回來;
第五次:兒子(或女兒)過河,由兒子(或女兒)把船劃回來;
第六次:兒子和女兒過河。
這樣全家都過河了。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9
1.巧求周長
二年級巧求周長奧數競賽題:明明用一根長30分米的黑線,給自己的照片鑲了一條黑邊,這個長方形相框的寬是6分米,你知道這個相框的長是多少分米?
解答:30÷2-6=9(分米)
【小結】這根黑線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通過讀已知條件讓學生理解,這道題已知周長和寬,求長方形的長是多少?解答方法有以下兩種:
方法一:用周長減去兩條寬,就是兩條長,再除以2就是一條長的長度.列式:(30-6×2)÷2=9(分米)
方法二:用周長除以2,就是一條長加一條寬,再減去寬,就是長方形的長.列式:30÷2-6=9(分米)通過比較,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2.巧求周長
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周長的和減少了4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解答:2×4=8厘米
【小結】動手拼一拼便知.當2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時,組成2個正方形的8條邊減少了2條邊,而這2條邊的和是4厘米,那么一條邊長是4÷2=2(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8(厘米).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10
“湊整”先算
1.計算:
(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24+100=124
這樣想:因為44+56=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它們的和算出來.
(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
這樣想:因為53+47=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47帶著符號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來.
2.計算 :
(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
這樣想:把15分拆成15=4+11,這是因為96+4=100,可湊整先算.
(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
這樣想:因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與31之和,再把31+69=100湊整先算.
3.計算 :
(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這樣想:將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為2+18和1+19可以湊整先算.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11
【題目】
有黑色和白色兩種卡片共150張,按每堆3張分成50堆.其中只有1張白色卡片的共10堆,有2張或3張黑色卡片的共28堆,有3張黑色卡片的與有3張白色卡片的堆數相等.那么,黑色卡片一共有多少張?
【答案】
這道題中“只有1張白色卡片”與“有2張黑色卡片”都是同樣的卡片堆,即1張白色卡片2張黑色卡片的有10堆,找到這個隱藏條件后,就能分別算出其他類型的堆數。3張黑色卡片的堆數為28-10=18(堆),3張白色卡片的也是18堆,那么剩下的都是1張黑色卡片2張白色卡片,有50-18-18-10=4(堆)。則黑色卡片有78(張)
小學二年級數列奧數題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1、老奶奶家養了20只雞,分別裝在5個籠子里,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老奶奶是怎樣吧20只雞裝進5只籠子的呢?
2、上體育課時,同學們站好隊,1、2報數,然后讓報1的學生退出隊列;再1、2報數,讓報1的學生退出隊列;從第三次開始,每次報數后,一律讓報2的學生退出隊列,直到最后一個人為止,問最后剩下的一個人最初排在隊列的第幾位?
3、老奶奶家有20個雞蛋,還養了一天能下一個蛋的老母雞,如果她家一天吃兩個雞蛋,老奶奶家的雞蛋可以連續吃多少天?
4、"六一"兒童節,媽媽給小華、小明、小剛買了3種不同的禮品,分別是:魔方、智力拼圖、洋娃娃?,F在知道小剛拿的不是智力拼圖,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圖,想一想,他們每人拿的是什么禮物? "六一"兒童節,媽媽給小華、小明、小剛買了3種不同的禮品,分別是:魔方、智力拼圖、洋娃娃?,F在知道小剛拿的不是智力拼圖,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圖,想一想,他們每人拿的是什么禮物?
答案解析:
1、解答:第一步:求出,要使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5個籠子里至少有多少只雞?1+2+3+4+5=15(只)。
第二步:先按第一步的算式放好15只雞,再把剩下的5(20-15=5)只雞,按要求(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添到5只籠子里,共有七種不同答案。
①把剩下5只雞,都放到其中任何一個籠子里,可得五種答案:
6+2+3+4+5=20;1+7+3+4+5=20;1+2+8+4+5=20;
1+2+3+9+5=20;1+2+3+4+10=20。
②把剩下的5只雞,分成1只和4只兩組,分別放到兩個籠子里,可得兩種答案:
1+2+3+8+6=20;1+2+7+4+6=20。
2、解答:我們根據隊列中最初的位置,按報數的順序依次給每個學生編上序號1、2、3……,再讓這列學生重復1、2報數。
①如果每次全隊報完數之后,都是報1的學生出列,則:
第一次留下的學生是:2、4、6……,都是2的倍數;
第二次留下的學生是:4、8、12……,都是4(22)的倍數;
第三次留下的學生是:8、16、24……,都是8(23)的倍數;
……
②如果每次全隊報完數之后,都是報2的學生出列,則:
第一次留下的學生是:1、3、5……,都等于2的倍數加1;
第二次留下的學生是:1、5、9……,都等于4(22)的倍數加1;
第三次留下的'學生是:1、9、17……,都等于8(23)的倍數加1;
……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在這個游戲中有兩條規律:一、按第①種規則游戲,n次后留下的學生中第一個的序號就是2n,最后留下的就是這列序號所含的2的最高次冪;二、按第②種規則游戲,則每次留下的學生中,第一個學生都是1號,直到最后留下的還是1號。
3、解答:解法一:從第一天開始,依次求出老奶奶家每天剩下的雞蛋(頭天剩下的+新下的一個蛋-吃掉的兩個蛋)。
第一天:20+1-2=19;
第二天:19+1-2=18;
……;
一直算到第20天:1+1-2=0。
所以老奶奶家的雞蛋可以連續吃20天。
解法二:老奶奶家每天要吃兩個雞蛋,老母雞每天下一個雞蛋,所以老奶奶每天只要從20個雞蛋中取一個雞蛋出來加上老母雞下的蛋,就夠吃了。20個雞蛋,每天拿一個,可以拿20天,第21天只有老母雞下的一個蛋,不夠吃一天。因此,所以老奶奶家的雞蛋可以連續吃20天。
4、解答:由題目"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圖",可知道小明拿的是魔方,剩下智力拼圖和洋娃娃兩種禮品,又因為小剛拿的不是智力拼圖,可知道小剛拿的是洋娃娃,剩下智力拼圖就是小華的了。
二年級奧數題及答案
一、填空
1、10個一百是(
),10000里面有(
)個一千。
2、3572最高位是(
)位,讀作(
),
九千零五十寫作(
)。
3、一個2分幣大約重4(
);小明今年7歲,他的體重約是28(
)。
4、90里面有(
)個十,290里面有(
)個十。
5、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
6、49個蘋果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分(
)個,還剩(
)個。
二、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一個數除以4,所得的余數最大是3。
(
)
2、48÷3×2
=
48÷6
(
)
3、一個蘋果重120千克。
(
)
4、千位右面一定是萬位。
(
)
三、選擇題(在括號里填上正確答案的序號)
1、1米與1克相比(
)
a
無法比較
b
1米大
c
1克大
2、積是16的的算式是(
)
a
32÷2
b
4×4
c
8+8
3、下面的單位中,不是重量單位的是(
)
a
元
b
千克
c
克
4、一個三位數。三個數字的和是26,這個數最大是(
)
a
899
b
989
c
998
5、8070讀作
(
)
a
八千七十
b
八千七
c
八千零七十
四、計算
1、口算
5×8
=
24÷6
=
27÷5
=
78+17
=
88-55
=
500+400
=
410-40
=
4×6-14=
36÷6=
2、脫式計算
66-17+23
56-28÷7
81÷(32-23)
83-(54-9)
3、列式計算
(1)除數是9,被除數是78,商是多少?余數是多少?
(2)從8900里減去什么數得800?
五、應用題
1、小紅有41元錢,在文具店買了3支鋼筆,每支6元錢,還剩多少元?
2、二(1)班從書店買來了89本書,第一組同學借了25本,第二組同學借了38本,還剩多少本?
3、果園里有桃樹126顆,是梨樹棵數的3倍,果園里桃樹和梨樹一共多少棵?
能力部分:
一、填空。
1、
1+2+3+4+5+6+7+8+9+10=(
)
2、
11+12+13+14+15+16+17+18+19=(
)
3、
按規律填數。
(1)1,3,5,7,9,(
)
(2)1,2,3,5,8,13(
)
(3)1,4,9,16,(
),36
(4)10,1,8,2,6,4,4,7,2,(
)
4、
在下面算式適當的位置添上適當的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1)8
8
8
8
8
8
8
8
=1000
(2)4
4
4
4
4
=16
(3)9
8
7
6
5
4
3
2
1=22
二、應用題。
1、用3張十元和2張二十元一共可以組成多少種幣值?
2、用0、1、2、3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二年級奧數題
二年級奧數題 篇1
1、用0、1、2、3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2、小華參加數學競賽,共有10道賽題。規定答對一題給十分,答錯一題扣五分。小華十題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華答對了幾題?
3、2,3,5,8,12,(),()
4、1,3,7,15,(),63,()
5、1,5,2,10,3,15,4,(),()
6、○、△、☆分別代表什么數?
(1)、○+○+○=18
(2)、△+○=14
(3)、☆+☆+☆+☆=20
○=()△=()☆=()
7、△+○=9△+△+○+○+○=25
△=()○=()
8、有35顆糖,按淘氣-笑笑-丁丁-冬冬的順序,每人每次發一顆,想一想,誰分到最后一顆?
9、淘氣有300元錢,買書用去56元,買文具用去128元,淘氣剩下的錢比原來少多少元?
10、5只貓吃5只老鼠用5分鐘,20只貓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鐘?
二年級奧數題 篇2
人教版二年級奧數題及答案
1. 張阿姨和李阿姨合買了一筐蘋果,連筐一共是20公斤.張阿姨從筐中取走10公斤,空筐重1公斤.問李阿姨買到蘋果多少公斤?合多少克?
答案:案李阿姨買到蘋果 20-10-1=9(公斤) 1000克×9=9000克 答李阿姨買到蘋果9公斤,合9000克.
2.20個小朋友排一隊,從前面數學學排在第2個,思思排在學學后面第4個,那么思思從后往前數排第幾個?
答案:從前面數學學排在第2個,思思排在學學后面第4個,說明從前面數思思排在第2+4=6(個),思思的右邊還有20-6=14(個),所以從后往前數思思排在第14+1=15(個)
3.森林里的小動物舉行運動會,小豬排第13,小兔排第5,小豬要超過多少只小動物才能與小兔并列第5呢?
答案:小兔與小豬之間有7個小動物,所以小豬只需要超過7個小動物即可。
4. 用○、★、△代表三個數,有○+○+○=15,★+★+★=12,△+△+△=18,○+★+△=( )
答案:上面算式中的○、★、△分別代表三個數,根據三個相同加數的和分別是15、12、18,可知○=5,★=4,△=6,又5+4+6=15,所以( )內應填15。
5.媽媽買來一些巧克力,送給鄰居小妹妹2塊后拿回了家,小亞先吃了其中的一半,又給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有1塊巧克力,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塊巧克力?
答案:"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有1塊巧克力。"剩下的一半是1塊,則在弟弟吃之前,有1×2=2(塊),即小亞吃了一半后剩下2塊,則小亞吃之前有2×2=4(塊),又媽媽"送給鄰居的小妹妹2塊后拿回了家",則一共有4+2=6(塊),所以媽媽一共買了6塊巧克力
6.小猴喜歡吃香蕉,猴王摘了30個,他送給小猴15個后,中猴為了討好他又送給他8個,這時他們三個的香蕉一樣多,算一算,小猴和中猴原來各摘了多少個香蕉?
答案:猴王送給小猴15個香蕉,中猴又送給猴王8個香蕉,猴王現在的香蕉是23個,這23個也是他們三個一樣多的個數,小猴原來的香蕉就比23少15個,應該是8個。中猴原來的香蕉就比23多8個,應該是31個。
7.小明心中想到三個數,這三個數的和等于這三個數的積,你知道小明想的三個數都是什么嗎?
答案:猜:小明想的三個數是1、2、3.
8.老奶奶家養了20只雞,分別裝在5個籠子里,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老奶奶是怎樣吧20只雞裝進5只籠子的呢?
答案:第一步:求出,要使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5個籠子里至少有多少只雞?1+2+3+4+5=15(只)。
第二步:先按第一步的算式放好15只雞,再把剩下的5(20-15=5)只雞,按要求(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都不相同)添到5只籠子里,共有七種不同答案。
①把剩下5只雞,都放到其中任何一個籠子里,可得五種答案:
6+2+3+4+5=20;1+7+3+4+5=20;1+2+8+4+5=20;
1+2+3+9+5=20;1+2+3+4+10=20。
②把剩下的5只雞,分成1只和4只兩組,分別放到兩個籠子里,可得兩種答案:
1+2+3+8+6=20;1+2+7+4+6=20。
9.新型電腦公司有87臺電腦,上午賣出19臺,下午賣出26臺,還剩下多少臺?(用兩種方法解答)
答案:解法一:用總的電腦數量減去上午賣出的數量,算式是:87-19=68(臺),然后再用上午賣剩下的把下午賣掉的減去,就是剩下的臺數,算式是:68-26=42(臺)。
解法二:我們可以把上午和下午賣掉的加起來,求出一共賣掉多少,然后用公司電腦的總數減去賣掉的`就是剩下的,這部我們可以列一個綜合算式:87-(19+26)=42(臺)
答:還剩下42臺電腦。
10.王師傅做了80個面包,第一次賣了17個,第二次賣了25個,還剩多少個?
答案:先把賣的總數加起來,17+25=42(個),用王師傅一共做的面包減去他賣的就是剩下的,還剩下80-42=38(個)。
答:還剩下38個。
二年級奧數題 篇3
1, 小明從鏡子里看到鐘面上是5:35,你知道這時是幾時幾分?
2, 6只小鴨排隊,一共排成3隊,每隊站3只小鴨,該怎樣排?
3,8個人吃飯,每人1只飯碗,兩人一只菜碗,4個人1只湯碗,一共有幾只碗?
4, 小亮坐在環行跑道上的一輛游覽車上,他發現他前面有6輛車,后面也有6輛車。請問:跑道上有幾輛車?
5, 假設有一種植物,每天長高一倍。20天正好長到20厘米高。請問:長到5厘米時是第幾天?
6, 小明家養了一些鴨子要知有多少,細細想一想;“鴨子一半下了水,一半除以2正往水里走,剩下15只圍著小明身邊吃雜物,你說有幾只?”
7, 一道除法式題,除數是6。小明把被除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看顛倒了,結果除得的商是4,正確的商該是幾?
8, 一瓶油,連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連瓶稱,還剩550克。瓶原來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
9, 1只鵝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10只鴨的重量
8只雞的重量=16只鴨的重量
1只鵝的重量=()只鴨的重量
1只鵝的重量=( )只雞
10, 1只西瓜+2只梨=16只蘋果
5只梨=10只蘋果 1只西瓜=( )只蘋果
1只西瓜=()只梨
二年級奧數題 篇4
41、一只蘋果的重量等于一只桔子加上一只草莓的重量,而一只蘋果加上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9只草莓的重量,請問,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幾只草莓的重量。
42、有一個天平,九個砝碼,其中一個砝碼比另八個要輕一些,問至少要稱幾次才能將輕的那個找出來?
43、按規律填數:
(1)54321 43215 32154 ( ) 154321
(2) 1,2,3(7) 2,3,4(14) 3,4,5()
(3)1,4,7,10,( ),16,,( )
(4)1,2,3,7,11,16,( ),29
(5)2,5,4,5,6,5,( ),5
(6)7,8,10,13,17,( )28
44、10個一百是( ),10000里面有( )個一千。
45、3572最高位是( )位,讀作( ),九千零五十寫作( )。
46、一個2分幣大約重4( );小明今年7歲,他的體重約是28( )。
47、90里面有( )個十,290里面有( )個十。
48、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
49、49個蘋果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分( )個,還剩( )個。
50、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一個數除以4,所得的余數最大是3。 ( )
(2、48÷3×2 = 48÷6 ( )
(3、一個蘋果重120千克。 ( )
(4、千位右面一定是萬位。 ( )
二年級奧數題 篇5
【題目】
1.明明和露露收集了一些郵票,明明發現他如果給露露4張,他們的郵票張數就一樣多了,露露發現他們總共有12張,那么明明有()張郵票,露露有()張郵票。
2.猴子樂樂和丁丁去摘香蕉,樂樂摘了10根,丁丁摘了6根,樂樂給丁丁()根,他們的香蕉就一樣多了。
3.有三棵樹,樹上有相同數量的鳥,這個時候走來一個獵人,鳥兒們驚慌失措,從第一棵樹上飛了3只到第二棵樹,從第二棵樹上飛了3只到第三棵樹,那么這個時候第三棵樹上比第一課樹上多()只鳥。
【答案】
1【 解析 】加減法應用,易錯點:明明比露露多8張。除去多的8張,他們倆一樣多,有12-8=4張,露露有4÷2=2張,明明有2+8=10(張)
【 答案】 明明有10張;露露有2張。
2 【解析】 樂樂比丁丁多10-6=4根,樂樂要給丁丁4÷2=2根
【 答案】 2根。
3【解析】題目看似很繞,但只要搞清楚兩點:第一棵和第三棵樹上原來一樣多;后來第一棵少了3只,第三棵多了3只。那么第三棵就應該比第一棵多6只。
【答案】 6只。
二年級奧數題 篇6
填數 根據下面四個算式,能否發現其中的規律,然后在中,填入適當的數。
1×5+4=9=3×3
2×6+4=16=4×4
3×7+4=25=5×5
解答: 100×104+4=10404=102×102
【小結】四個算式中最重要的規律是兩個因數相差4,因此有10×14=144=12×12
又102×102=10404,10404-4=10400=100×104,
所以有100×104+4=10404=102×102
二年級奧數題 篇7
1.巧求周長
二年級巧求周長奧數競賽題:明明用一根長30分米的黑線,給自己的照片鑲了一條黑邊,這個長方形相框的寬是6分米,你知道這個相框的長是多少分米?
解答:30÷2-6=9(分米)
【小結】這根黑線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通過讀已知條件讓學生理解,這道題已知周長和寬,求長方形的長是多少?解答方法有以下兩種:
方法一:用周長減去兩條寬,就是兩條長,再除以2就是一條長的長度.列式:(30-6×2)÷2=9(分米)
方法二:用周長除以2,就是一條長加一條寬,再減去寬,就是長方形的長.列式:30÷2-6=9(分米)通過比較,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2.巧求周長
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周長的和減少了4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解答:2×4=8厘米
【小結】動手拼一拼便知.當2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時,組成2個正方形的8條邊減少了2條邊,而這2條邊的和是4厘米,那么一條邊長是4÷2=2(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8(厘米).
二年級奧數題 篇8
第一題:倍數問題
小明去果園摘18個梨和3個蘋果,摘得梨是蘋果的幾倍?
第二題:水果
麗麗家買了蘋果56個,是買的桔子的7倍,麗麗買的蘋果比桔子多多少?
第三題:植樹問題
公路邊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是100米,現在要在這兩根電線桿之間栽樹,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樹?
答案
第一題答案:
解:18÷3=6
第二題答案:
解:56÷7=8(個)56-8=48(個)
第三題答案:
解:100÷10=1010-1=9(棵)
二年級奧數題 篇9
1.應用題
小強參加了踢毽子比賽,共有20個人參加,比賽前每兩個小朋友都握一次手,問小強要握多少次手?
解答:小強要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握手,所以要握20-1=19次手。
【小結】注意小強自己和自己不用握手。
2.容斥原理
一個班的小朋友算兩道口算題,第一道算對的有19人,第二道算對的有17人,兩道都對的有10人,問這個班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解答:
方法一:
兩道題都算對的有10個小朋友,所以只算對第一道題的有19-10=9個小朋友,只算對第二道題的有17-10=7個小朋友。所以這個班有9+10+7=26個小朋友。
方法二:
注意到兩道題都算對的小朋友在我們數算對第一道題和第二道題的小朋友個數時都算了一次。所以這個班有19+17-10=26個小朋友。
【小結】小朋友們可根據自己上課的情況,增加對題目的理解,數學往往源于生活。
二年級奧數題 篇10
甲、乙兩人同時打字,2分鐘共打了240個字,已知甲每分鐘比乙多打10個字.問甲、乙兩人每分鐘各打多少個?
答案與解析:甲(240÷2+10)÷2=65(個)
乙65-10=55(個)
【小結】首先要理解2分鐘共打了240個字,那么甲、乙兩人一分鐘就打了240÷2=120(個).這樣就轉換成典型和差問題了.
方法一:甲(240÷2+10)÷2=65(個)乙65-10=55(個)
方法二:乙(240÷2-10)÷2=55(個)甲55+10=65(個)
標簽: #小學二年級奧數題
評論列表